利用RFM用户价值模型做好用户分层(实现精细化运营)
在用户运营领域,有一个叫做RFM的词,相信很多人看到过,或许感觉比较专业就没有继续深入;或者有些文章涉及到了python等数据处理手段,望而却步;又或者因为这个词跟电商关系紧密,所以非电商的运营伙伴就选择了放弃学习。
今天主要是分享一下RFM模型在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领域的应用方法和简单的实操案例。RFM模型更上一级隶属于用户价值模型,在用户价值模型中有两个方向:
一个是基于用户生命周期,也就是时间和用户在产品内的成长路径进行的生命周期模型的搭建
另一个就是基于用户关键行为进行的RFM模型的搭建,本次只说用户价值模型中的RFM模型
RFM模型有哪些好处呢?当我们确定了RFM模型之后,从而可以决定针对哪些用户在发送短信时,加上前缀“尊敬的VIP用户”,哪些用户加上前缀“好久不见”。也可以帮助企业判断哪些用户有异动,是否有流失的预兆,从而增加相应的运营动作。用处之大,且看下文。
关于RFM的科普大家可以自行在网络上搜索,这里不做赘述,先说一下三个字母的意思:
R:最近一次消费(recency),代表用户距离当前最后一次消费的时间,当然是最近一次消费的时间距今越短越好,对我们来说更有价值,更可能有效的去触达他们。
F:消费频次(frequency),用户在一段时间内,在产品内的消费频次,重点是我们对一段时间的定义。
M:消费金额(monetary),代表用户的价值贡献。
最早是将R、F、M每个方向定义5个档,5*5*5=125种用户分类,对大部分运营和产品来说,过于复杂,大家可以不用去了解为何分成5档这样的历史问题。现在我们已经把R、F、M每个方向定义为:高、低,两个方向,我们找出R、F、M的中值,R=最近一次消费,高于中值就是高,低于中值就是低,这样就是2*2*2=8种用户分类,如下图:
所以,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产品内用户隶属于以上8类中的哪一类,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制定运营策略。
在做具体的RFM搭建之前,我再强调一次,RFM模型不仅适用于电商领域,其他领域同样适用。只要我们找出跟R、F、M相关的数据字段,做好字段的定义,证明这些字段是影响当前业务进展的最为关键的几个维度即可:
R:最近一次登录时间、最近一次发帖时间、
Copyright ©2015~2025 www.kingtall.com 网站ICP备案号:粤ICP备14001765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