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打破“价格敏感度”的窘境?需要转变观念

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
用户
悬赏:60飞吻

如何打破“价格敏感度”的窘境?(需要转变3个观念)

2020年,一种新业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,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那就是“社区/小区团购服务”。每个小区总有官方或者非官方的“热心人”搭建起团购的渠道,让大家可以在封闭隔离或者宅家蜗居的情况下,确保粮油肉菜充足,水果零食不断。

但是,搞团购不是搞公益,“中间商”是要“赚差价”的。一颗菜,从农贸市场到小区门口,价格是要打个滚的。至于高多少,肯定要看抗疫形势,这一点武汉人民体会最深——“8块钱一根黄瓜,什么时候黄瓜论根卖了?”

100元的套餐蔬菜,只够一家三口吃两天。恩格尔系数(食品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)蹭蹭暴涨,再中产的家庭,也扛不住这样的消费水平,开始谨慎的比选各类菜肉套餐。至于本身就比较困难的家庭,更是捉襟见肘,“因疫返贫”不是一种纸面上的担忧。

湖北疫情早期菜价

当然,更普遍的普通家庭,纷纷变成“价格敏感型”消费者,消费选择更趋刚性,仿佛“一夜回到改革开放前”。

01

改革开放40多年,中国已经孕育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“广义”中产阶级。我们大部分人,不用再为“吃不上饭”而烦恼。烦恼已经转变为“不平衡不充分”的问题,总是想要继续踩下家庭增收的油门,驶上幸福的人生快车道。

应该怎么做?

是在工作中精进,成为高效率的管理者;还是做个斜杠青年,学学运营,搞搞副业;甚至是豁出一切创业,硬生生闯出一条生路?

庄子说:“以道驭术,术必成。离道之术,术必衰。”

在树立正确观念以前就埋头苦干,只能在圈里打转,每天忙忙碌碌,却距离目标越来越远。想要破圈,想要摆脱贫穷的状态,每个人情况都不同,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,但是底层逻辑是相通的。在我看来,这个不复杂的底层逻辑,被人写在了《贫穷的本质: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》这本书里。

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,印度的阿比吉特·班纳吉和法国的埃斯特·迪佛洛通过一系列深入访谈和随机对比试验,反思和挑战人们通常认为的贫穷的成因,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,对解决贫困问题给出了分析和解答。书中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:贫穷不是必然的,贫穷是有原因的。只要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知识,转变了观念,就不会落入“贫穷陷阱”,实现个人和家庭的财富积累。

《贫穷的本质: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》作者是阿比吉特·班纳吉与埃斯特·迪弗洛

为了这个目标,我们需要转变3个观念。

02

第一,厘清信息来源,树立正确的信念。

前段时间,在美国科罗拉多有一位叫纳吉的4岁小男孩,因为流感去世了。小男孩的离去是个悲剧,纳吉的家人对流感的看法则让人瞠目。

我国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19年版)》说,“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……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(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)”。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,2019—2020年流感季,已经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,18万人住院,190万人患病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当孩子有了流感症状以后,孩子的母亲却坚持认为,孩子“没有得病”,并且接受了网络反疫苗人士的建议,采用“自然疗法”:仅用薄荷油、维生素C和薰衣草进行“治疗”。

当地卫生部门没有公布小纳吉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,对此,他的家庭不予评论。

小男孩纳吉

这个例子可能因为文化的原因看起来有点可笑,怎么会有人对“疫苗”持这样的态度。但是,这却是真实发生的事件,值得我们保持警惕。

“时间矛盾”是一种心理现象,是说人们要为了预防当期支付,实现避免未来风险的功能,人们倾向于拖延这个行为,因为弊端更近、更明显,好处更远、更隐蔽。

从理性上说,预防是一种成本更低,收益更高的方案,比如流感疫苗,但是却依赖于人们是否基于正确的信念作出选择。

因此,请慎重选择信息的来源,不要接受错误的信息,也不要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错误信念,错误的信念将会扩大致贫的风险。甚至在这个极端例子中,剥夺了孩子接受治疗的机会。

03

第二,主动挑选环境,不要自己承担一切。

2019年,中国新出生人口据推算约为1100万人,这个数据跟历年比起来,不可谓不“断崖”:从2016年的1786万人,到2017年的1723万人再到2018年的1523万人,出生人口数逐年走低,2019年则必然是新低。

从逻辑上说,伴随着低出生率的,必然是高储蓄率——十年来,我国一直保持在45—50%的水平。“养儿防老”是一个如此普遍的观念,既然没有儿女,国家养老金替代率又逐年下调,养老这件事,最终只能靠自己解决。

越来越多的人,选择养老靠自己

“穷人没有自来水”,这不是一句隐喻,而是事实。有的地方为了解决水中加氯的问题,花费了大量金钱和力量。在我们身处的环境中,自来水是普遍的,水的加氯问题解决了,不需要我们承担风险,不需要我们烦恼。

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,总有像养老那样的问题,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,去对抗其中的风险。我们自己承担的越多,就距离贫困越近,这就是不要自己承担一切的确切含义。

你越富有,你就越容易作出“正确”的决定。不需要为水中如何加氯而烦恼。努力进入这种正向循环,通过这种主动挑选环境,让社会规则和服务替你决策

回帖
  • 消灭零回复
[打开调试信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