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做数据的同学来说,如何搭建出有效的数据监控体系呢?如何找准监控关键,明确我们要控制谁、什么时候控制、控制力度以及控制效果呢?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,笔者将一一作出解答。
做数据的同学们都经常听到一句话:“建立销售/运营/商品数据监控体系”。这玩意拆开看每个字都认识,合起来听得一脸蒙懵圈,时常发问:
种种疑问,今天系统解答一下。
之所以同学们有疑惑,是因为:
一来大部分企业没有真正重视数据,同学们辛辛苦苦做的报表都没几个人看。
二来是大量同学只会在已经发生+巨大问题的时候做出响应,缺少事前判断能力。导致即使基于数据提了意见,业务也回一句:“我早知道了”(如下图):
监控,顾名思义,是监督和控制。
理论上监督和控制也可以不用数据,比如传统的车间主任、生产队长、监考老师,都是一线现场监督与控制。
但远在万里之外的企业集团总部,是没法派出千里眼顺风耳现场监督的。因此就有了数据监控:通过数据指标来进行监督和控制。
当业务变得复杂,单一数据无法满足监控需求,因此就有了数据监控体系。
但是它不等于数据指标体系。单纯的数据指标体系可没有监督与控制的作用。
做数据的同学最清楚,每天发出去的报表,十个人能有一个人看就不错了。一线的连数据都爱答不理,谈何监督与控制。
所以单纯的数据指标体系只是一个工具,如何把工具与管理流程结合起来,才是数据监控体系的最难环节。
如数据监控体系的名字,监督+控制,因此搭建数据监控体系包含两大关键工作:
之前已经分享过如何建立数据指标体系,大家可以参见《数据分析体系是什么?该怎么搭建?》,今天重点说说控制该怎么个控制法。
很多做数据的同学是技术出身,一提起“控制”最直观的能想到的就是骂自己起床,催自己结婚生娃的老妈子。然后感慨:我又没做过“销售/运营/产品/风控,我要怎么控制呀……”
Copyright ©2015~2025 www.kingtall.com 网站ICP备案号:粤ICP备14001765号-1